【婦科調理】王玫君醫師編輯
簡單將月經週期分成二個階段的話,在排卵前稱為卵泡期,排卵後稱為黃體期。月經提早來潮,不是卵泡期太短就是黃體期太短。 卵泡期太短的原因與卵子品質不佳有關,卵泡提前排卵,導致卵泡期縮短;而黃體期縮短的情況是當黃體功能不全,黃體素分泌不足,維持不了子宮內膜,造成內膜剝落,月經提早來潮。 怎麼知道是屬於上述哪一種呢? 可以測量基礎體溫來判斷是不是屬於黃體功能不全者。正常基礎體溫是在排卵後體溫迅速升高0.3~0.6℃,黃體功能不全者,體溫緩慢上升或下降,或高溫維持時間縮短,小於10天。 月經經常提早來,但測量基礎體溫是正常的,那就有可能是卵泡期太短囉。 然而,上述二種情況都是卵巢功能下降的警訊,如果連續二三個月月經都提早來,建議快找醫師調理,儘早恢復卵巢功能。
月經先期中醫治療
中醫認為月經會一直提早來的原因一般多為熱或虛。熱,是指血熱,又分為血熱實證及血熱虛證。虛,指氣虛。 以下分別介紹三種證型的症狀及治療原則。 1. 血熱實證 症狀:平時愛吃辛辣,身體一直都比較燥熱,或過服溫燥的補藥,月經先期,經量多,經色深紅或紫黑成塊,質稠。月經前頭暈胸脹,煩躁易怒。 治療的原則是清熱涼血。 2. 血熱虛證 症狀:月經先期,經來量少,經色較淡,經期腹痛,經後白帶較多,腰痛,平時小腹也常隱隱作痛,面色腊黃,臉部及眼周浮腫。常常覺得煩熱,很容易口乾,睡眠不好。 這種類型也是血熱,但卻是虛證,治療原則是滋陰清熱。 3. 氣虛證 勞倦過度,飲食失調,致中氣不足,月經先期,經色淺淡,量多,質清稀;月經後小腹綿綿作痛,小腹空墜感。平時容易疲倦,怎麼睡也睡不飽。 治療的原則是補氣攝血。氣補足了,月經就不會一直來。 月經先期的治療要結合全身的症狀,來診斷是屬於哪一種證型。通常與女性朋友的體質強弱、年齡大小會有一點關聯。如果年輕體壯的人,月經提早來,經期腹痛,經色深紅或紫黑而量多者,大都屬熱屬實;倘若年紀稍長或身體較虛弱者,月經先期而至,經量少而色淺淡,反而月經後肚子較痛,這樣的多為虛證。
參考書籍: 傅青主女科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6.10 中醫婦科學 羅元愷 知音出版社 2003.12 劉雲鵬婦科醫案醫話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.5 劉雲鵬(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婦科專家)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.10 劉雲鵬婦科治驗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.6 王雲銘(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婦科專家)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.5 許玉山(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婦科專家)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.7
|